一,二战时期防御阵地上重机枪是如何布置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442条回答。
很多人有个错误的观点,重机枪就是直瞄扫射的。
也就是,重机枪直接扫射冲锋的敌人,就像步枪一样笔直的将敌人打死。
其实,在防御作战中,重机枪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连续扫射,形成弹幕,进行区域火力覆盖,阻挡敌人的冲击。
原则上,重机枪并不会单纯直瞄射击某些敌人,主要是进行火力压制。
战场上,重机枪使用有几个原则。
第一,
在开战前,已经设置好重机枪阵地,并且对面前的火力覆盖范围进行测算。
一旦开战以后,重机枪手会根据之前的测算,进行火力的覆盖。
这有些像防御中的炮兵,区别是重机枪手可以看到敌人,火力覆盖的效率更高。
一战前,德军做过测试,将阵地前一块区域放置50个气球,随后用2挺重机枪交叉射击。
15分钟以后,50个气球被射穿了48个。
这种射击的优势除了火力密度高,而且射程远。
重机枪火力覆盖可以达到800米以上的射程,甚至达到2000米。
这种射程远远超过当时的步兵枪械实际射程,所以重机枪的杀伤能力很强,几乎是防御中必备的武器。
如果一支军队没有重机枪,防御作战就会很困难,容易被进攻的敌人压制。
第二,
一定有交叉火力。
一战中最初的重机枪,都是放置在敌人冲锋的当面位置。
事实证明,这种部署效果不佳。
因为敌人面对重机枪,总会奋力进行战术动作,用尽方法进行躲避。
单纯一挺正面的重机枪,其实杀伤力有限。
同时,随着步兵武器和轻型火炮的发展,这种正面部署的重机枪很危险,容易被步兵炮、迫击炮、枪榴弹甚至狙击手打掉。
所以,随后逐步改变了战术,正面的重机枪主要是延迟敌人突进速度,主要依靠侧翼的重机枪形成交叉火力来打击。
所以,正面的重机枪往往部署在稍后的阵地,以提高生存力。
有时候,甚至干脆不部署正面重机枪,完全依靠侧面重机枪的交叉火力。
第三,
重机枪也需要不断转移阵地。
一战期间,由于武器装备差,对付敌人重机枪就是依靠火炮。
但火炮支援步兵在当年效果差,不容易对重机枪形成威胁。
所以,一战重机枪往往可以在阵地上,持续射击一二个小时。
但二战不同,随着武器的发展,即便是几十公斤的重机枪,每射击一两个弹带,最好就要转移阵地,不然很容易被干掉。
同时,不断转移阵地,也会形成新的交叉火网,让敌人无所适从。
最终送一张脑残导演的重机枪部署图。一发迫击炮,全完。
二,二战重机枪组编制
在看国产抗日神剧的时候,重机枪一般出现在我军的防守阵地,而且布置在第一道防线直射,这样的布置在视觉冲击上得到很大的观影效果,但是在现实中,这样的布置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敌军发现你的重机枪阵地之后会第一时间用炮火针对你的重机枪阵地,真要像电视上那样布置,那么将活不过第一轮炮火。
无论是在进攻还是防守时重机枪阵地都会布置在最后防线,因为拆卸重机枪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保证机枪的安全都必须放在最后方。而且是布置在两侧的制高点,以提供宽阔的射击视野。如果是机动作战时都会抢占制高点。
重机枪提供的是远程火力打击和压制,基本不指望能精确射击,大部分是依靠强大的火力压制敌人的冲锋阵型,而在己方冲锋时机枪也会猛烈开火来压制地方的重机枪阵地。而此时你不必担心会打到自己人,因为重机枪是布置在冲锋阵型两侧的制高点,重机枪进行的是远程超越式射击,枪口都是往上抬,弹道是一条抛物线,而冲锋阵型也并不是全部盲目推进而是有计划的往前推进,所以按照冲锋前制定的计划作战是不会射到自己人的。
三,二战时期防空机枪
重机枪射程比冲锋枪远,一般在800米到1500米之间。
而且重机枪射速较高,每分钟在300到600发。
所以重机枪的杀伤力很大,是防御作战中的大杀器。
很难想象,一支军队没有重机枪,该如何进行有效防御作战。重机枪是一个连队的火力核心,负责压制敌人火力,在敌人发动进攻初期进行射击,通过连续扫射,形成密不透风的弹幕,进行作战区域的火力覆盖,达到阻止敌人进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目的。
通常情况下,一个重机枪组一般包括指挥官、射手、副射手(观测员)、弹药手等。
机枪指挥官的战斗素养要高于步枪手,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一般由士官担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射手不仅要保证射击流畅,还要对战场情况有判断力,能把握战机。
其次,机枪手要对机枪的构造非常熟悉,尽量做到了如指掌。
一旦机枪出现故障,能够及时排除,尽量不影响战斗。
而副射手的作用,则是观察周围情况,引导机枪手进行有效射击。
弹药手也很重要,一旦机枪手受伤阵亡,副手也负伤无法战斗,弹药手机会担当起机枪手的重任。
在战斗中,重机枪作用非常大,能以一当十,甚至能一枪定胜负。
那么在实战中,重机枪到底该放在什么位置上?
在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
战斗打响之后,指挥员“打”字一出口,那些布置在阵地中央布置的重机枪就吐出了火舌。
这时候只见对面进攻的敌人,纷纷中弹,被打得人仰马翻,像割韭菜一样,成片成片地倒下。
这些影视剧看多了,大家就会得出一个结论,战场上重机枪就该是这样布置的。
如果你真要这样认为的话,那就大错特错,被导演带沟里了。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影视剧为了场面的火爆,给人视觉的冲击,都不会将实战情况照搬到荧幕和荧屏。如果那样,就不是故事片、电视剧,而成纪录片了。
在真刀真枪战场上,如果像导演安排的那样,把重机枪安排在阵地中心位置,会出现什么情况?
实际上,防守阵地的主角是步枪手和冲锋枪手。
在防御战中,重机枪虽然负担压制敌人火力的任务,但不是唱独角戏,只能是配合战友行动,要不然步兵可以躺在战壕和工事里睡觉了。
当敌人发动攻击的时候,重机枪手率先进行扫射,阻击敌人冲锋。
如果敌人靠近阵地,战士们就跃出战壕阻击,跟他们进行白刃战。
在敌人撤退的时候,战士们也会进行反击,对他们进行穷追猛打,这时候重机枪就需要担任掩护角色。
在战友们跟敌人进行白刃战的时候,对方肯定还有后续部队进行增援。
如果重机枪布置在阵地中央,这时候,机枪手就只能干瞪眼,不敢射击。
因为一开枪,敌人倒下的同时,战友们也被会放倒。
如果这时候不开枪,敌人就会源源不断冲上来,加大我军伤亡甚至改变战局。
怎样才能既压制敌人火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又能在近战的时候,不误伤战友?只能把重机枪部署在阵地两侧。
在战前指挥官都会提前到阵地观察,选择隐蔽性较好,又属于制高点,能进又能退、视野又开阔的地方,将重机枪布置在那里。
选择隐蔽性较好的地方,是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打他个出其不意。
而且还可以保护自己,减少受伤机会。
选择制高点的好处,方便观察战场情况,掌握敌军动向,可以居高临下、争取主动,让敌人无法还击,将他们打得抬不起头。
能进又能退,一则可以补充弹药,二则可以及时救护受伤的机枪手,三则便于撤退。
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战场情况一览无余,可以提高射击精度,有效扩大机枪的杀伤面,同时也避免误伤自己人。
也就是说,机枪射击要保证杀伤敌人,又不能误伤自己人,还不能影响部队反击。
通常来说,重机枪阵地在离前沿阵地靠前一点的两侧。
准确地说,重机枪位置要比阵地靠前50米左右。
四,二战各国重机枪大全
在防御作战中重机枪的布置要考虑三个基本的条件,即隐蔽伪装、开阔的视界射界以及一定的遮蔽条件以防止敌军火力报复,重机枪一般会部署在前沿阵地靠后的位置,以免被冲到前沿阵地的敌军步兵用手榴弹、掷弹筒等武器摧毁。一般重机枪阵地都会被建立成坚固的防御支撑点,具备全方位的防御能力,拥有雷区和步兵的掩护,以便在敌军通过主防线时进行猛烈的侧射,各相邻的重机枪形成交叉火力,对敌军后续部队造成严重的杀伤,至于已经突破防线的少数敌军则由后方的战术预备队发起冲击消灭之。
现实战争中防线的布置并非是一条直线,为了防止敌军的炮火打击造成集中的杀伤,战壕的构筑一般是呈蛇形般弯弯曲曲的,同时也使得防御方为友邻单位提供火力支援时不会被己方阵地阻挡射界,一般来说重机枪会部署在防线的突出部上,以便尽可能对敌军冲击步兵形成侧射火力,极大的拓宽重机枪的射界。由于重机枪的打击范围是在1000-2000米距离内区域,和步兵其他直射武器如轻机枪(1000米内)和步枪(500米)并不会形成干扰,这里主要是指在进行侧翼的火力支援时。
二战时期重机枪并不只是作为直射武器而使用,而是经常会使用超越射击的方式,这样可以大大增加重机枪的有效射程,而且通过预先的标定射击诸元设置预定的打击区域,可以使这样的射击方式同样具备惊人的准确度,尤其对于那些集群冲锋的步兵。轻机枪和步枪一般只会在敌军进入其有效射程后才会开火,所以在真实的战斗中,在敌军的火炮打击开始向后延伸后,防御阵地上最先开火的就是重机枪和步兵炮,之后轻机枪才会加入战斗,而步枪则是最后加入战斗,至于手枪、冲锋枪、手榴弹则是敌军即将攻入阵地时才开始使用。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的重机枪、轻机枪、步枪甚至手枪在同一战壕里一起开枪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本无法实施协同的射击。
重机枪是阻止进攻步兵前进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则经常是对方火炮和重机枪重点的打击对象,在主阵地上布置的重机枪一般都要有两个以上的阵地,一个主发射阵地,一个预备发射阵地,避免被敌军火力所击毁。除了在前沿阵地上部署重机枪外,还经常在纵深的后方部署重机枪阵地,以便对已经突破防线的敌军进行拦截,重点是拦截那些伴随坦克作战的步兵,破坏敌军的步坦协同战术,从而使己方的反坦克单位能更有效的从侧翼打击敌军坦克。
五,二战使用的重机枪
在中国抗战的军队中,装备量最大、性能最优秀、发挥作用最大的是马克沁重机枪。
这种重机枪的原型为德制MG08重机枪,据说一共有1万多挺。这个是国军的主流重机枪。
此外,30节重机枪、美制勃朗宁1917重机枪、苏联援助的索科洛夫M1910重机枪总共有1300挺,它们分别来自德国、美国和苏联,实际上它们都是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
抗战爆发以后,苏联为了让日本和中国陷入持久战,从而使得日本无力和德国两面夹击苏军,开始给予国民政府相当的军事援助。
索科洛夫M1910重机枪是一战中俄军的主力机枪,也是俄国人仿造马克沁重机枪的产物。
日军的重机枪配置数量,与苏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尽管按日、苏两军的装备标准规定,日军在每个大队配重机枪24挺。
而苏军每营为18挺,加上日军在各要塞和独立国境野战阵地驻防的大队、中队等步兵建制单位比苏军少,故配备的重机枪总数自然少于苏军。
在中国抗战时期,重机枪的布置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说。
其一、防御阵地上重机枪的配置,是战场最关键的动作,非常讲究火力的发挥!配置在“反八字”形阵地的两侧夹击,或配置在团指挥所两侧,以便火力支援- 中日金官桥之战,国军正面守军自从9月初,南撤到乌石门阵地后,阵地两翼依托山岳,中央凹入,形成一个新的“反八字”形剪刀阵地
国军为了防御来犯之敌,将重机枪配置在乌石门线“反八字”形阵地的两侧,其最大射程4000公尺,能打到马回岭附近。
火炮更能覆盖到全阵地的前沿!
这种剪刀形战术,正是日军惯用的锥形战术的克星,在金官桥,第一O六师团真正领教过这种战术的厉害。
防御战中,国军对重机枪的布置,主要用于侧击,这样可以有效发挥重机枪射程比较远的火力优势。
- 八路军抗日的雁宿崖之战,也充分发挥了重机枪的作用
八路军曾经命令一、二营的重机枪配置在团指挥所两侧,由团直接指挥,实施火力支援。
于此同时,八路军命两个营的主力,同时向雁宿崖村内之敌发起攻击,以牵制雁宿崖敌人。从而战胜了日军!
其二、重机枪用于城市防御战,往往布置在城区的制高点,用于火力压制,比如“通州事件”,起义的抗日队伍武器装备精良,善于布置重机枪,让日军付出很大的代价日军守备队向驻守通州新城南门外宝通寺、三义庙、王恕园中国军队第二十九军傅鸿恩营突然发动袭击。
日军在新城南门配置保安队,依托城墙做火力掩护,另在东总屯附近配置保安队一部伏兵,准备截击二十九军,封堵退路。
中国驻军早有戒备,将重机枪配置在义和煤栈小楼上,控制新城南门,数挺轻机枪配置在宝通寺西北高地上,并在附近玉米地埋伏数十人大刀队。
清晨4时,一股日军在城上火力掩护下,冲出新城南门,向宝通寺进逼,二十九军部队立即以重机枪,火力封锁了新城南门和护城河桥,将出城日军全部消灭。
其三、抗战时期,马克沁重机枪是占据统治地位的重机枪,而到了抗战期间,中国近3/4的重机枪仍然是这种笨重的水冷机枪,根据其射程远,火力很猛的特点,是抗战时期最强大的步兵武装,运用的案例很多马克沁重机枪可以说是武器的山寨之祖。
三十节水冷式重机枪的诞生很有意思。
民国初年,重机枪已经开始在世界风行,但国内除了金陵兵工厂以外,都没有能力大规模仿制,只好动用外汇大量购买。
三十节重机枪的原型是美军在一战中大量使用的主力重机枪勃朗宁1917。美军在一战中装备了5万多挺勃朗宁1917重机枪,它也是马克沁重机枪最出色的改进型之一,丝毫不比MG08重机枪差。
实战中,勃朗宁1917曾经不用任何保养,连续射击了3.95万发子弹!
抗战中,中国武器专家对马克沁重机枪的零件进行了深入研究,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仿制成功。
因为到抗战时期,重机枪在中国的运用已经有将近20年时间了,所以中国军队对重机枪的战术运用就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班里的重机枪运用,我们有个班新发现敌两个发射点,这个班自动挖地洞,直抵外壕边沿,距城墙只有20公尺,因怕敌人从城墙上发现我们,就暂不挖透洞口,把两挺玛克沁重机枪配置在那里,只等总攻一开始,便把洞口捅开,实行近距离射击,消灭那两个火力点。
- 军队的重机枪的各种布置运用的案例
1.某营的8挺重机枪配置在镇西北角围墙外约200米处运河堤,以及其以东一线,封锁敌人火力。
2.重机枪配置在巨石附近,全排开展土工作业,构筑工事。最重要的是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突击挖工事,搞伪装,重机枪的火力往往要隐蔽起来!
3.迫击炮和数挺重机枪配置在有利地形上,同时轻机枪和特等射手也进入河岸阵地。
4.把新缴获的重机枪配置在六班阵地上,以加强全排的守备火力。战斗组织整理就序之后,战士们立刻修补工事,擦拭武器,准备再战。
5.我军将一挺重机枪配置在和义成煤栈的小楼上,对准新城南门,准备射击出城旷敌军,并以轻机枪数挺配置在宝通寺和寺的西北角小高地上。
同时,组织了大刀队数十人,带有手枪、手榴弹,隐蔽在小高地的玉米地边缘的工事及土围墙内,待机出击与敌进行白刃战。
6.在每个丘陵山头,都修了坚固的环形工事,将火炮、重机枪配置在这里,既能威慑前方又能兼顾左右。
7.将重机枪配置在正面作火力骨干,集中全团的轻重机枪向敌射击,掩护主力进攻。战斗中重机枪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扫射在敌人阵地前沿,瞬间,树叶被烧,燃起一道道火龙。
8.根据敌情和地形,制订了偷渡和强渡相结合的方案。野炮、榴弹炮配置在江岸,步兵炮、迫击炮、重机枪配置在船上。
总而言之,重机枪的特点是火力优势,或封锁,或压制,或支援,或对攻,或突袭,或隐蔽,在防御工事的布置上是非常关键的武器。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195折扣手游 提供的二战时期防御阵地上重机枪是如何布置的?(二战期间重机枪)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