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是谁写的词?
是清代·纳兰性德写的原文: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
时节薄寒人病酒,刬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
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出处:清代·纳兰性德《鬓云松令·枕函香》
释义:枕头上还留有余香,花径里尚存春意。
那梨花一夜之间在东风中飘落,病酒之后的黄昏恍惚间与她相遇,仿佛来到原来相约的地点,在夕阳下细语绵绵。
而今却银屏重掩,影支形单。在孤单单中又听到了脉脉传情的箫声。
此时正月照在那红豆蔻之上,那时曾月下相约,如今月色依然,人却分离,她是否依然依稀如旧?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据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该词应作于康熙十六年(1677)前,在沉凉月夜的环境下,作者怀念所爱之人,于是写下这首词。赏析:全词虽迷离恍惚,但层次分明。
上阙起始于这痴情人幻的感受。先写室外情景;下阙则是转回到室内的描写,以反诘的收束,将其如痴如幻的情怀表达的更为透彻。
该词描写月夜怀念所爱之人的痴情,柔情婉转,语辞轻倩,似丽人姿容初展,风神微露。
该词为纳兰性德所作,词牌为《鬓云松令》全词如下: 枕函香,花径漏。
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
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
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纳兰性德为中国清朝时期最有才华,也是最负盛名的词人。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
原名成德,字容若,号 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大学士明珠之子。
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
其祖于清初入关,战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善骑射,好读书。
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边塞, 三十一岁时因寒疾而死.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
也能诗。
有《通志堂集》。
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
又与徐乾学编 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195折扣手游提供的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是谁写的词?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